先前,教育部下發了《關于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就幼兒園“小學化”情況開展專項治理。
治理范圍包括:
1.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
2.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
3.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
4.解決教師資質能力不合格問題。
5.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
文件一公布,街坊就拍手叫好,某些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的做法,不僅剝奪了孩子們童年的快樂,更挫傷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影響了身心健康發展,真的要花大力氣整治了!
莫慌!“十條措施”規范幼兒園與小學教育銜接
有的家長擔心,幼兒園不教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寶貝們上小學后會跟不上。真的是這樣嗎?
教育部門為了消除家長們的擔憂,一早就有部署了。我們來看看,佛山提出的幼兒園與小學教育銜接的“十條措施”:
1高度重視小學與幼兒園教育銜接工作
兒童在幼兒園末期至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是從幼兒園以游戲為主的教學方式向小學知識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進行過渡和銜接重要時期,是兒童進入小學教育的關鍵期教育,是兒童學業發展的起跑點、人格發展的孕育期和社會性養成的基礎階段。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幼兒園要充分認識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學安排教育教學活動,系統解決兒童在銜接期遇到的困難,確保兒童快樂健康成長。
2強化小學“向下銜接”工作機制
小學要充分考慮幼兒園與小學兩個不同教育階段在課程、學習模式、學習環境等方面的差異,主動適應剛入學新生學習和生活習慣。在延續幼兒園有關學習、交往等方面做法的基礎上,以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方式,幫助學生逐步適應環境的變化、增強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培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學校要將“幼小銜接”工作作為起始年級的重點,列入工作計劃,完善工作機構,制訂工作方案,以全員參與的方式,做好剛入學新生的教育適應和生活、交往輔助工作,讓其在相對熟悉的環境中順利銜接。
3加強小學入學招生和編班管理
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入學原則,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不得舉辦各種形式的、針對入學招生的考試、考核等活動,不得以各類競賽成績、獎勵證書或考級證明作為招生入學的依據,不得將小學招生與幼兒入園掛鉤。
學校實行師資均衡配置、學生隨機均衡編班,嚴禁以各種名義舉辦重點班,或以特長班、特色班、快慢班、興趣班和“奧賽”班等名義變相舉辦重點班。
4設立“幼小銜接月”
將小學一年級秋季學期的第一個月設為“幼小銜接月”。“銜接月”內,學校要對課程、教學模式、學生評價、活動常規、學生人際交往等方面制訂銜接措施,科學制訂兒童入學初期的生活和學習制度,根據學生的需要適當對教育教學工作做彈性安排。
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班主任與每位家長進行不少于一次的單獨交流。
“銜接月”內不得安排書面家庭作業。學??筛鶕W生的適應情況,適當延長“銜接月”的時間。
5實施“零起點”教學
小學起始年級各學科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和進度實施教學,不得拔高教學要求,不得加快教學進度。
要加強幼兒園與小學低年級課程的銜接,開發體驗性、活動性幼小銜接校本課程。
6推進幼兒園“去小學化”工作
幼兒園必須緊緊圍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開展保教工作,重點做好兒童語言表達、初步邏輯思維等學習適應能力的準備,以及主動性、規則意識和遵守規則的能力、任務意識和執行任務的能力等社會適應能力的準備,為兒童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堅決糾正幼兒園“小學化”現象。不得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不得進行機械記憶方面的教育訓練以及任何形式的測驗和考試。
7開展教師專業培訓
落實教育部《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了解幼小和小初銜接階段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掌握幫助小學生順利過渡的方法”的要求,加強小學教師培訓,促進小學教師理念轉變。認真組織幼兒教師開展《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學習活動,學以致用。
優化培訓形式,拓展培訓渠道,以集體觀摩、專家講座、幼小教師相互交流等形式,提升培訓效果。組織開展幼兒園教師和小學低年級教師的混合培訓。
8建立協同工作機制
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組織轄區內幼兒園與小學開展工作和業務交流,促進校園對接,改變幼兒園和小學各自為政的現狀。
組織小學結對接待幼兒園觀摩,主動向幼兒園開放,接受幼兒到校參觀,增進兩學段教師的相互了解,形成專業共識,共同做好銜接期兒童的教育工作。
9促進家校(園)合作
幼兒園要結合兒童升讀小學的準備工作,舉辦家長會,邀請專家、小學教育工作者、往屆畢業生家長向家長介紹小學情況,幫助家長了解子女升讀小學需注意的事項。
小學要把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人理念作為幼小銜接期間的重要工作內容,通過召開家長迎新會、舉辦校園開放日、發放致家長公開信、開展家訪等形式,幫助家長獲得有關幼小銜接的知識,了解學校相關工作安排,糾正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自覺配合學校教育工作。
10加強組織領導
教育行政部門要把小學教育與幼兒園教育銜接工作作為當前規范小學、幼兒園辦學行為的重要任務,納入小學和幼兒園常規管理范疇,強化監管和指導;要將此項工作列入每年秋季開學檢查、教學常規檢查的重要內容,及時檢查。鼓勵、支持學校、幼兒園開展幼小銜接課題研究和實驗工作。
看了這十條措施,家長們應該能放心了吧!教育部門和學校、幼兒園早就將孩子們的銜接問題考慮周到了,真的不用擔心。